1. 險企投資管理能力哪家強?平安養老為唯一全能型選手,僅37家具備股票投資能力
    來源:界面新聞作者:鄒文榕2023-04-11 13:36

    繼年報季各秀“拳腳”后,近日,中國保險業協會發布了《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建設情況通報》(下稱《通報》),進一步披露了各保險公司開展投資管理能力建設的最新情況。

    銀保監會第45號文曾規定,保險公司投資管理能力包括信用風險管理、股票投資、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和衍生品運用管理這五項能力,是保險機構開展債券、股票、股權、不動產等投資管理業務的前提和基礎,保險機構自行或受托開展各類投資管理業務,應具備相應的投資管理能力。

    根據此次《通報》披露,截至3月31日,共有119家保險公司具備不同類型的投資管理能力合計269項,其中83項能力為45號文件發布后新增。

    從各單項表現看,信用風險管理、股票投資、股權投資、不動產投資和衍生品運用管理能力分別各有80、37、89、59家和4家公司具備。中國保險業協會表示,近年來,廣大保險公司在監管部門的政策指導下,不斷加強自身投資管理能力建設,能力自評估和信息披露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此次通報的119家保險機構中,僅平安養老一家獲五項“全能”殊榮。

    綜合投資管理能力小于或等于2項者則高達79家,占比接近7成。其中,51家機構僅同時兼具兩項投管能力,而國泰財險、華泰財險、鼎誠人壽、和泰人壽、華貴人壽等28家險企僅具備1項投資管理能力。

    其余險資中,17家機構具備四項投資管理能力,包括1家集團(控股)公司(中華聯合保險)、3家財險(永安財險、亞太財險、紫金財險)和13家壽險(渤海人壽、財信吉祥人壽、國華人壽、前海人壽等);另有22家機構同時具備三項投管能力,包括3家財險和18家人身險機構。

    圖源:中國保險業協會

    從數量上看,盡管89家保險公司具備股權投資能力,為保險公司中第一大投管能力類型,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8家機構為間接開展股權投資,這也意味著直接開展股權投資者僅51家;而與之對比,擁有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則有80家,占比超過6成,多數僅獲一項投管能力的中小險企均擁有信用風險管理。

    那么,為何各家險企尤為看重信用風險管理能力?

    據銀保監會45號文規定,各類型保險機構投資無擔保非金融企業(公司)債券及保險資金運用監管制度規定的相關金融產品,其組織架構、專業隊伍、管理規則、系統建設和運作管理等應當符合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標準規定的基本條件。

    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險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保險資金運用規模以及投資渠道在不斷擴大,但作為長期價值投資以及穩定投資的風向標,險資運用在銀行存款、債券、債權計劃等固收資產品類占主體地位。

    今年初,銀保監會發布的十年“成績單”顯示,新時代十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已由6.27萬億元增長至25.08萬億元(截至2023年2月已經增長至25.68萬億元),年均增速14.87%。行業大類資產配置中,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始終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債券投資中超七成為國債和金融債,公司信用類債券中近九成為AAA級,銀行存款超七成集中于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股票配置以大盤藍籌股為主。

    另據聯合資信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年,在宏觀經濟承壓、融資環境寬松但需求減弱的背景下,我國信用債市場高等級違約情況明顯改善,但展期頻發,從高等級主體展期情況來看,新增展期主體中AA+級及以上的共有14家,占比50%,高等級主體信用風險仍然較高。

    (圖片來源:聯合資信)

    因此于保險公司而言,在險資運用方面,主客觀兩方面都要求其必須重視來自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此次《通報》顯示,僅4家公司擁有衍生品(股指期貨)投資管理能力,分別為平安養老、長江養老、中國人民養老和中國人壽養老;37家保險公司具備股票投資管理能力。

    權益市場投資向來是考驗機構投研能力的“試金石”,這對于注重長期投資的險資而言也是如此。2022年,在國內經濟面臨穩增長壓力,疊加海外地緣局勢和政策緊縮的制約之下,險企權益市場投資難度出現明顯爬坡,這從上市險企年報中亦可窺見一斑。

    截至2022年末,五大上市險企投資資產運作規模悉數上漲,但投資收益率以及投資組合中的股票配比情況卻出現明顯分化。

    表:部分上市險企投資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界面新聞整理

    就總投資收益率而言,五家上市險企無一例外全部滑坡,除中國人保下降0.4個百分點外,其余四家公司總投資收益率下滑幅度均在1個百分點以上;凈投資收益率方面,中國平安、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則實現了增長,增長幅度分別達到0.1、1.6和0.3個百分點。

    進一步觀察還可發現,上述三家公司在2022年投資組合中,均調低了股票資產的投資占比,但中國太保以及中國人壽則對權益資產進行了增配,其中中國人壽的股票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了2.14個百分點,中國太保增加了0.5個百分點。

    據中國人壽年報披露,2022年,公司在持續做好市場動態研判的基礎上,穩步推進傳統固收品種配置安排,努力穩定票息收益水平和資產久期;同時,積極把握權益市場調整過程中的長期配置機遇,推動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向中長期配置中樞靠攏。

    此外,中國太保也表示,預計2023 年,中國經濟將進入恢復增長期,國家仍將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預計權益市場有估值修復的內在需要,伴隨經濟增長恢復,企業盈利有一定的改善空間,投資價值將逐步顯現。固定收益資產投資仍需強化信用風險管控,重點關注利率債和高信用等級資產的配置。

    責任編輯: 陳勇洲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日韩亚AV人人夜夜澡人人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