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虛擬資產ETF,初露鋒芒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姚波2023-04-11 12:38

    短短一個月時間,比特幣的避險功能顯示出強大威力,價格從2.2萬美元上揚至2.8萬美元左右;受益于此,香港虛擬資產ETF成交活躍。

    底部大反彈

    驅動比特幣上漲的因素有多種,比如常見的供需關系、媒體宣傳、電力和算力等挖礦成本、其它虛擬貨幣的競爭性及各國政府的政策監管等,而此輪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上漲則與黃金價格存在高度相關性,避險屬性更加突出。

    亞洲最早發行虛擬資產ETF的南方東英指出,數據顯示比特幣與黃金走勢的相關性超過0.8,為近五年來的最高水平。

    推動這一變化的一個驅動力量為歐美近期爆出的銀行危機。危機引發市場對美國銀行及金融體系的恐慌和不信任,投資者重新審視資金配置。因為擔心銀行擠兌問題,部分資金由穩定幣流入虛擬資產,比特幣的變化最為明顯,價格由銀行倒閉事件前的約2.2萬美元上揚至2.8萬美元。

    此輪虛擬資產上漲行情中,銀行信任問題及穩定幣的風險共同誘導了資金的轉向。據了解,由于虛擬貨幣資產具有較強的波動性,穩定幣作為一類后設虛擬資產,通過錨定美元等法幣,被視為一種能夠提供更多穩定性的中介工具。但由于同樣牽涉到法幣抵押問題,投資者擔心可能面臨擠兌的風險。

    南方東英指出,黃金和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資產都被認為具有儲值、避險的特性,投資者可能以比特幣作為安全避難的資產指標。后續,投資者可以持續關注比特幣與黃金,美股以及恐慌指數相關性的變化,洞悉市場對風險偏好的轉變。

    相對于黃金等安全資產,比特幣等虛擬資產也可作為避險工具,且彈性更大。COMEX黃金3月以來的反彈幅度不過10%,而比特幣漲幅達到27%。同時,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影響其價格波動的因素也更加多元。

    由于比特幣的生產機制,其總量被認為不可超發,因而具有一定的抗通脹效應。從去年上半年開始,美國通脹飆升,但同期比特幣的價格卻從46000美元高點一路下挫,過程中并沒有體現出相應的抗通脹功效。

    可以看到,壓制比特幣價格的更多還是市場風險偏好:在大金融環境收緊的背景下,Luna幣及Terra穩定幣相繼崩盤,FTX倒閉,虛擬資產市場持續動蕩,其波動性明顯蓋過了避險屬性。由于虛擬資產具有較強的投機性,隨著美聯儲加息對市場流動性的壓制,其對沖通脹的作用被市場弱化,它的表現更像是受資金寬松程度影響的風險資產。

    因而,對利率敏感的納斯達克指數反而體現出與比特幣更強的相關性。近期,比特幣價格的大反彈,除了受避險資金驅動外,也被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與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投資者希望美聯儲可以盡快轉向的預期有關。

    南方東英認為,加密貨幣在今年一季度強勁反彈,比特幣和以太幣均錄得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大的季度漲幅。價格反彈出現在FTX倒閉事件后拋售疲軟,宏觀風險資產前景改善,加上美元走弱等利好因素等,構成對虛擬資產(尤其是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支持。

    ETF優勢凸顯

    通常,投資比特幣等虛擬資產都以現貨方式進行,但交易需要通過虛擬資產錢包,過程涉及數碼代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其流動性取決于虛擬資產交易所,存在一定交易風險。當前,香港打造全球虛擬資產中心的工作正在推進,將為高流動性、交易便利的相關資管產品提供新的選擇。

    據了解,香港上市的虛擬資產ETF投資于芝商所虛擬資產期貨,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規管,為合法標準化合約,流動性高,并以現金結算。不過,該ETF開戶程序較為復雜,只向通過嚴格審批流程的指定專業投資者開通。

    目前香港市場上共有3只虛擬資產ETF,南方東英擁有兩只——去年12月底發行的南方比特幣及南方以太幣產品。目前,這兩只產品的規模和日均成交額均超過稍后發布的三星競品,體現出一定的先發優勢。

    從產品的發行時點看,虛擬資產ETF踏準了底層資產位于低位的時機。南方比特幣ETF成立以來最大漲幅超七成,最大回撤24%。南方以太幣ETF目前處于產品成立以來的最高價位,最大漲幅60%,最大回撤22%。三星比特幣ETF的漲幅也達到60%。

    面向香港及海外投資者的ETF產品價格反彈,但并未產生追漲效應,反映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已相當成熟。南方東英指出,銀行擠兌事件令比特幣和以太幣價格拉升,基金出現獲利贖回令資產規模有所下降。作為發行商南方東英提醒投資者應更注重相關虛擬資產ETF的資產規模和流動性,挑選較具規模及流動性更高的產品。

    政策大招頻出

    香港致力于打造全球虛擬資產中心,近期動作頻頻。

    2022年10月,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布《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表示將加緊籌備新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對香港引入虛擬資產ETF持開放態度。

    香港政府表示,香港擁有世界級的金融基建、法律和監管制度,致力推動整個虛擬資產價值鏈上各項金融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涵蓋虛擬資產發行、代幣化、交易和支付平臺、金融和資產管理,以及存管等多個環節。

    宣言發布幾個月后,不少措施已經落地,并顯示出正面效應。去年12月開始,虛擬資產ETF陸續登錄香港市場。

    有香港機構投資者向中國基金報表示,虛擬資產ETF的出現讓香港零售和機構投資者在受監管的平臺下同時參與買賣合資格產品,可以促進提升流動性,進一步深化虛擬資產在香港發展的可持續性。

    2023年2月,香港證監會開始就適用于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建議監管規定進行咨詢。新發牌制度將于6月1日生效,所有在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進行推廣的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需持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牌照。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日韩亚AV人人夜夜澡人人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