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科技投資如何賺錢?投資人:這個辦法勝率可達70%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創業資本匯 卓泳2023-04-10 20:46

    近兩年,硬科技投資可謂穿越了各種復雜因素,在低迷的投資行情中仍能逆勢增長,就連原本投消費的也來看硬科技,賽道可謂一個擁擠。至少在未來的日子里,誰在硬科技上投得好,誰就在股權投資領域擁有較高的話語權和市場地位。

    硬科技領域投資在近幾年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不同階段的硬科技怎么投?日前,在揚州舉辦的中國科創投資峰會上,多位知名機構一線投資人圍繞今年的硬科技投資展開熱烈的探討,繼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資,幾乎成為他們一致的共識。

    用VC的打法來做早期科技投資勝率高達70%

    時至今日,創投資金都向科創領域匯聚。清科創業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倪正東列舉了一組數據:2017年,被投企業數量排在前三位的是移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生物技術;2019年變成了智能制造、IT、醫療健康;2020開始吸金最多的是醫療健康,然后是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到了2022年,投錢最多的是半導體、電子設備,然后是醫療健康和IT?!拔覀兛梢悦黠@感覺到,創業門檻越來越高,像做半導體的是電子工程的博士,從事醫療健康的是醫學專業的博士,做IT、人工智能方向也是博士和院士?!蹦哒龞|觀察到,最近三年,資金投向科學家、投院士、投博士的比重明顯在上升。

    就在現場參與討論的五位嘉賓所在創投機構,50%以上的資金投向了硬科技,其中,還有兩家機構有70%的資金投在硬科技。頭部機構的投向,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市場資金的偏好和行業發展的走向。

    “硬科技”一般指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半導體、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這些“硬科技”的發展有助于突破“卡脖子”技術、實現進口替代,以及推動產業升級。但是,風險大、投資周期長、投入資金量大等特點,使得硬科技投資成為公認的難啃的“硬骨頭”,即便經驗豐富的老投資人也可能在項目面前舉棋不定。

    “我們投的80%都是博士創業項目,這些精英都在行業里有上萬小時的研究,機會成本很高,這對我們做早期投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庇⒅Z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表示,早期投資基金這些年出現了非常大的進化,尤其在科技創新時代,投硬科技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要追求投資的確定性,投資人就一定要懂科技、懂產業鏈,要主動分析一個行業,找到最具價值的創新點,再去找最具價值、最優秀的團隊,“如今的天使投資也要采取類似VC的打法了?!崩钪裾f。

    李竹認為,用VC的打法來做天使投資,成功和失敗的概率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說過去的天使投資絕大部分是賠錢的,只有三分之一能賺錢,如今可能有60%-70%能賺錢了。

    “有認知、有紀律是在不確定性當中找確定性非常重要的一點?!崩钪癖硎?,所謂有認知,即要在創新之前,更早地認識到創新的價值,比如前沿科技。而所謂紀律,則要有所投有所不投,只投能改變未來的創新技術。

    機構重倉替代式創新和前沿創新

    雖然“無人不談硬科技”,但在廣泛的硬科技領域,究竟投什么、不投什么?投資人更關注哪些細分領域?

    “支持科技創新是我們的主要定位和使命,公司通過助力中央企業(包括地方的國資企業)強鏈、補鏈,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環節?!敝袊鴩禄鸸芾碛邢薰靖笨偨浝韺O宏慧介紹,目前國新基金投在戰略新興產業的占比近80%。

    孫宏慧現場分享了中國國新基金董事長周渝波對投資總結的“四個不投、五個守住”秘訣,即“看不懂的不投,吃不下的不投,夠不著的不投,管不住的不投”。她表示,國新基金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科技創新投資。一種是直接投資項目,國新基金投資了一批科學家創業的企業。第二種是沿著央國企產業鏈,去投一些能在各自領域填補空白的科技創新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持續關注“卡脖子”技術領域成為眾多投資人的共識?!拔覀冊谔钛a市場和技術空白的‘卡脖子’領域上的投資比例大概占到8%左右?!?火山石投資管理合伙人章蘇陽表示。沄柏資本聯合創始人&管理合伙人戴嵩松則表示:“其實我們更多看比較明確的‘卡脖子’領域,這個比例大概在10%-20%之間?!?/p>

    在李竹看來,“卡脖子”技術創新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替代式創新,另一類是前沿創新?!疤娲絼撔戮褪俏覀冊瓉頉]有的,需要自己建的;前沿創新基本是跟世界同步的,這兩者的投資在我們這的比例大概是4:6?!?/p>

    李竹表示,這兩類創新需要的創業者完全不一樣?!疤娲絼撔乱话銖拇笃髽I里找一些原來干過這行的,而前沿創新就要找大的科研院所,做科技成果轉化、把論文變成一個成果,然后投入使用?!?/p>

    在他看來,前沿創新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共識”?!巴诳吹竭@個創新的時候,很多人未必認為創新的價值有多大,但你要能識別出來,并且提供支持,這也是早期投資的樂趣所在?!崩钪裾f。

    創投圈矚目!2023證券時報創投金鷹獎暨創業企業新苗獎評選火熱報名中,活動高大上、陣容超豪華、獎項有新意,頂級VC/PE已集結,更多一線機構在路上…

    校對:陶謙

    責任編輯: 高蕊琦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日韩亚AV人人夜夜澡人人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