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6家VC機構在光明發起一個聯盟!“深圳創投日”走進光明,大手筆吸引創新要素,發力優勢產業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創業資本匯 卓泳 李明珠2023-04-08 22:14

    作為全國首個創投IP,“深圳創投日”第六站于4月8日走進了深圳市光明區。

    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光明區發布了最具投資價值企業庫(首批),還正式發起了光明科學城創投聯盟,清科研究中心也發布了首份中國股權投資機構ESG報告及榜單。

    “深圳創投日”自2022年11月啟動以來,已先后走進南山、福田、龍崗、羅湖、坪山5個區。作為中國最具有創新創業活力的城市,深圳的發展離不開市場化資金的大力支持,創投機構正是這股活力之水的“源頭”之一。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深圳已備案的私募基金達2.2萬只,在管規模2.2萬億元,穩居全國前三。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新增創投類基金規模超過3500億,同比增長了33%,增速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國內主要一線城市。

    記者從大會上了解到,當前,光明區正在全力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科研經濟先行地、創新人才集聚地”,打造深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資本開始把目光投向光明、投資光明。

    發起光明科學城創投聯盟、發布最具投資價值企業庫

    為加速推進光明科學城創投生態建設,大會現場,由16家國內頭部創投機構和頂尖科研機構聯合發起“光明科學城創投聯盟”,其中包括深圳天使母基金、君聯資本、深高新投、梅花創投、同創偉業等機構。記者了解到,有一部分機構也將新的基金注冊地選址在光明,一方面是因為有相應的政策激勵,另外一方面,光明區在合成生物、傳感器等產業集聚方面已經形成了很好的生態,有比較好的企業儲備項目來源,對機構有很大吸引力。

    據了解,光明科學城創投聯盟通過聚集光明科學城相關企業、高校、科研平臺、重大設施、業內頂級創投機構、金融機構、創業孵化器、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引導基金等優勢資源,為光明科學城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小微企業及創投機構提供多元化服務,以資本為紐帶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構建,為光明科學城科研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輸入強勁動力,促進光明科學城“沿途下蛋”,助力人才團隊、企業及創投機構牢牢把握光明科學城未來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

    此外,光明區政府還在會上發布了最具投資價值企業庫(首批)名單。首批500家企業是從轄區計劃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國高企業、8+5產業重點企業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清科研究中心也發布了首份中國股權投資機構ESG報告及榜單,引導股權投資機構聚焦光明科學城,為后續投資提供極為有價值的參考。

    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創新生態鏈獨一無二

    據了解,“深圳創投日”自去年11月啟動以來,已先后走進5個區,落地了包括工業軟件、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20+8產業基金在內、規模超700億元的重大基金項目,為估值超千億元的優質項目提供了“線上+線下”路演平臺,吸引全球超1900家次創投機構參加。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舒毓民表示,此次“深圳創投日”走進光明,圍繞合成生物和腦科學、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智能傳感等重點領域,舉辦各具特色的路演、簽約、研討和發布活動,促進優質項目與投資機構對接,必將為光明科學城鏈接全球創新創投資源有效賦能,也將進一步豐富“深圳創投日”品牌內涵,為深圳加快建設全球創新資本形成中心、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之都“增色添彩”。

    當前,光明區正朝著著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方向大步邁進。光明區委書記蔡穎表示,光明是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當前,光明區正在全力建設“原始創新策源地、科研經濟先行地、創新人才集聚地”,打造深圳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今天的光明正處于建設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具有獨一無二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全過程創新生態鏈資源優勢,蘊藏著寶貴的投資機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了解,當前光明已經吸引了中大深圳校區、中科院理工大學、深圳醫學科學院、中山七院等一大批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入駐,也正吸引越來越多資本的關注。

    會上,建設銀行深圳分行與光明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董強表示,建設銀行將在“20+8”產業集群、“工業上樓”、科技金融服務、民生工程等領域為光明區各類主體提供人民幣2000億元投融資意向信用支持,為光明區高質量發展方面注入強勁動力。

    大手筆發展優勢產業 企業和資本紛紛駐足

    當前,深圳市高度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搶抓機遇,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建設,引導產業資源集聚,全面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而光明區是深圳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域,承載著中試熟化與產業化示范的使命。目前,市級MEMS中試線、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等重要產業資源已經明確落戶光明。

    近期,光明還釋放了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的重要信息。在光明?全球傳感器發展大會上,光明宣布落地總規模150億元的光明科學城母基金、總規模50億元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推出總規模100億元的光明科學城科技金融專項資金計劃,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階段的融資需求。此外,光明區關于支持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已于日前出臺,對企業最高補貼金額可達5000萬元。

    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在光明匯聚,光明的創新生態正進一步豐富和完善,資金也紛紛在此駐足。對于此次光明區政府與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簽署的戰略合作,建設銀行深圳分行科創中心總經理張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們會進一步加大科技金融行動的落地實施,重點朝著數字化方向轉型,進一步降低科創企業的融資門檻,擴大融資額度,降低融資成本,還將進一步加大與創投機構的合作和互相賦能?!?/p>

    作為此次與光明區政府簽約的合作方之一,君聯資本看好光明區產業的發展,并表示將在此大力布局。君聯資本天使基金董事總經理張瑞琪表示:“一是我們所關注的新材料、生物科技、智能制造等領域,都能在光明找到很好的產業發展空間;二是,光明還在持續不斷地釋放更多扶持創新創業和創投的政策,這對企業和創投機構都是極大的鼓勵?!?/p>

    “香港沒有像光明科學城這樣規模龐大的產業空間,但香港有很強的科研實力,所以,香港的科研成果可以在光明這種地方實現轉化?!焙?瞪萍加邢薰緞撌既思嬷飨?、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表示,希望香港科創企業能盡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借助大灣區的產業空間、成熟的供應鏈,把科技成果進行測試、轉化,甚至落地應用。

    責編:岳亞楠

    校對:蘇煥文

    責任編輯: 李丹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日韩亚AV人人夜夜澡人人奭